参考资料:
经历了提前到大年三十上映、撤出春节档和改由网络平台免费播放的一连串变故以及由此引发的重重争议, “沦为““网络电影“的《囧妈》是否还值得观看?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大年初一凌晨熬夜观看,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绝对值得一看。 其实之前我一直很期待“囧”系列能继续拍下去。 虽然《港囧》因为包贝尔的原因显得特别油腻,但是《人在囧途》和《泰囧》都让我拥有过非常欢乐的两小时。 现在没了王宝强和包贝尔,多了黄梅莹这个老戏骨的《囧妈》除了欢笑,更给了我关于亲情的感动。 应该说《囧妈》是“囧”系列里喜剧成分最少的一部,也是感情成分最浓的一部。 旅途中主角因为遇到各色人等、遭遇各种意外带来的笑点仍然有,虽然量比起之前的几部少了很多,但仍然足够让人捧腹。 但是温情部分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多了一些深度。 关于夫妻特别是母子关系的刻画成了影片真正的内核。 徐峥扮演的儿子对母亲从误解、不耐烦到逐渐了解母亲苦心并通过沟通解开两个人的心结的过程,影片徐徐道来, 让作为孩子的我们,能实实在在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产生共鸣。 一部贺岁片不只是想着怎么搞笑,而能让观众反思,产生共情,这也是很棒的尝试。 另外,影片对俄罗斯的河流、冰川、雪林还有莫斯科这座城市的美景都进行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冰原傍晚粉色的天空实在是太美了,也算影片另一个可看之处。 不管之前关于影片上映时间、方式的种种改变和很多人对此的抵制、猜疑和争议如何,作为一部现在可以让你在家烤着火和家人一同观看的贺岁电影,《囧妈》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片!
各位新年好,大家都看《囧妈》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片子。
会分两个部分来探讨,一个戏里,一个戏外。
基于《囧妈》这次特别的操作和关注度,我们先并整理出一个简单的时间线。
1月20号,正好是疫情开始全面防控的时间点,《囧妈》和《夺冠》宣布提档。原本春节档电影大家照而不宣,默认都在同一起跑线,票房多少热门多少各安其命,但预售票房出来之后,《囧妈》和《夺冠》提档等于是抢跑了,未免吃相有些难看。
大片提档至年三十,等于是让很多影院工作人员没法吃年夜饭了,徐峥导演为此发了微博表示歉意,但大部分网友并不买单,还在评论区一吐为快。
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妈》,《紧急救援》,《夺冠》,《急先锋》,《熊出没》全部宣布撤出春节档,2020年已经没有所谓的电影春节档了,换句话说,院线基本上就是出于关闭状态。
春节档电影都撤档,首先就值得鼓励,不给防疫添乱。
原本似乎全部春节档电影说好的共进退,但仅仅十多个小时后,山争哥哥又一次玩了一把特别操作。
24号上午,《囧妈》宣布在网上流媒体上线,而且还是免费!这个操作,真的是史无前例,开创了春节档甚至是中国院线电影不在影院上映先例。
字节跳动花了6.3亿买下《囧妈》,之前《囧妈》和横店影视24亿保底对赌协议也作废了。
同时,《囧妈》和山争哥哥也换来了大众的关注度和好感度,这样暖心和感人的举动,也让担忧和寂静的春节期间,有了一丝温暖和欢乐。
而且《囧妈》这次玩的更多是未来和概念,《囧妈》出品方之一欢喜传媒,宣布这消息后股市大涨超30%,还带动了“欢喜首映”app,看来是想要和NETFILX流媒体一哥看齐。
可以说,《囧妈》和山争哥哥这次的反应速度和反转,玩得非常迅猛,让《囧妈》从逆境中跳出来。
但是,对大众的暖心和善意之举,并不能获得所有人点赞,在《囧妈》宣布以流媒体免费播出消息出来后,全国各大院线公司联合发出声明,抵制和批评《囧妈》这个决定,是在捣乱电影市场行为。
很多人解读为这是国外常见的NETFLIX和影院之间的对抗,见怪不怪,但其实回溯整个事件,两者是有区别的。
首先在西方影院和各大电影厂牌不待见Netflix,主要是Netflix改变了大众的观影习惯,颠覆了“电影就应该去电影院看”的圣神,更重要的是,抢走了电影院的生意,让各大电影厂牌面临危机。
而《囧妈》这事情,是原本从制作到发行到上映,都是按照严格的院线电影的流程做的,所以《囧妈》算是纯正的院线电影,而且还是冲着春节档院线制作的,不是所谓的流媒体网络大电影。
然而因不可抗力,在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山争哥哥突然决定让这部电影“免费”,走上了流媒体,因此从院线的角度出发,《囧妈》和山争哥哥确实是板上钉钉的“叛徒”。
但对于大众和观众而言,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原本就寂静沉重的春节,在家中还能看到春节档的电影,而且也间接让更多人可以少出门,山争哥哥也确实做了一件让人暖心的事情吧。
很多人在感谢山争哥哥,不过仔细想想,其实有这样魄力和财力在短短十小时内决定买下《囧妈》,并免费分享给观众的平台,是字节跳动。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纯商业行为,大家都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的,没什么感谢不感谢的,这样理解也没有错。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囧妈》这个事情上最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还说,这可能是中国式Netflix的第一炮,这会成为网络流媒体和院线电影的一次分水岭。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还太早了些,首先国内网络大电影一直没有缺席。爱奇艺,腾讯等网络视频平台大户,早已经制作投资过很多部网络大电影,只是一直成不了气候就对了,相反网综和网剧还有点看头。
而且就目前的观影数量和反应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那样刷屏程度,当然大家肯定首要关心的还是疫情。
只能说字节跳动利用这个机会,花了6亿“广告费”,让大家都知道,西瓜视频平台也要在流媒体影视这个圈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现在因为《囧妈》这件事,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还赢得一波不小的掌声。
聊完戏外,我们来看看这部《囧妈》本身的质量如何。
《囧妈》是徐峥继《泰囧》,《港囧》之后的第三囧,据徐峥采访时说,其实他并不想把这部电影叫“囧”系列,但出于商业考虑,还是叫了“囧妈”。
但坦白讲,整部电影看下来,和囧系列的叙事结构是很相似的,尤其是和《泰囧》,同属于公路类型片,两部电影都有两个充满性格矛盾的主角。
三部作品里,都是处于中年危机的男性角色,最后在旅途中找回了自己,看到了未来的出口。
《囧妈》讲述的是面临婚姻危机的徐峥,和妻子闹离婚期间,要跑到美国和妻子打一场商业官司。但阴差阳错和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上了一辆开往莫斯科的K3火车。
于是母子两人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欢乐的小闹剧,徐峥也在和母亲这段旅程中,敢于面对自己现有的困境,并从中得到释怀和解脱。
其实在《泰囧》之前,徐峥和王宝强的《人在囧途》,就打开了反差CP公路逆袭哭笑不得的类型题材,之后徐峥自己借着这个题材,自己开创了《泰囧》的囧系列,《泰囧》还拿到了2012年中国票房冠军。
因为这事,《泰囧》当年还和《人在囧途》打了官司,闹了点小矛盾。
从那以后,山争哥哥导演之路,就和“囧”有了不解之缘。
今天这部《囧妈》,如果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一定能看感觉到为何山争哥哥急于在春节档上线,因为在其他档期显得非常不应景。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囧妈》的质量,还真只能在这种大过节的大流量时间去冲一冲票房,有人还说拿不到24亿的保底,或许吧,但现在电影撤档谁都不知道。
整体来说《囧妈》是一部纯碎的娱乐商业电影,即使徐峥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想凸显电影人物角色的深度挖掘,但从来没有太多的突破。
作为从《泰囧》到《囧妈》,戏剧冲突都在一段段的分割事件中产生,产生一组组的笑梗,逗观众开心,简单来说,就是图一乐。
但影片后半段,开始进入走心部分,也就是通常电影术语中的“解谜部分”,观众可以走进主角的内心,和角色来一次共鸣和情绪释放。
所以说为何好的喜剧娱乐片,内核都是悲剧,其实更严谨来说,是观众的同理心如果能和影片的角色共情,会对这部电影更有好感。尤其是当笑过闹腾过之后,那种忧伤的情绪释放会翻倍。笑中有泪,就是这个意思。
但作为囧系列这样的娱乐片,当然是没办法做到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反差和重量,所以在剧本撰写和电影执行上,就多少有些强行的意思了。
《囧妈》在前半段,也就是徐峥母子下火车之前,故事情节如同分节车厢一样,一段又一段,每一段一个幽默环节,彼此之间联系不大。
这像什么,就有点春晚看小品的感觉,不过主演都是徐峥。
这些小品的顺序,先是徐峥攀爬火车夺护照,然后是徐峥母子饮食大乱斗,再来是徐峥高包寻觅觅,接着又是徐峥俄罗斯女郎艳遇记,最后是徐峥车外冰冻夜。
到了影片后半段,剧情主线稍微靠拢,也就是“走心”阶段,但问题或许也就出在这里,影片这个转折比《泰囧》要生硬,不管是剧情叙事还是人物内心的转变。
先说叙事剧情,徐峥和妈妈大吵一架后,妈妈赌气下车,徐峥估计学过侦查科,随着妈妈的脚步,来到了熊出没的雪山林。
原本以为妈妈来这里,是因为有一些故事和秘密,然而是我想多了,单纯就是母子两坐在雪地枯木上和解,场景的选择,完全为了后面熊出现的动作戏,以及后面遇到俄罗斯方舟。
遇到俄罗斯方舟后,他们还横渡美丽的冰河,在那遇到了热气球,然后到达红星大剧院加场演出,赢得一片掌声。
这些都很超现实了,热气球的高度怎么可能看到冰河下面的人,还能停在莫斯科市中心,红星大剧院加场演出,演奏乐队的配合,这些也挺不切实际的。
当然,大家也可以理解为电影夸大艺术的魅力,甚至我还可以理解为,妈妈从下车后,一切都是母子美好的想象,一个和解的隐喻过程。
因为徐峥在那晚第二次扒火车时就死了,其实他们并没有遇到熊,没有乘坐俄罗斯方舟,也没有看见热气球,更没有成功登上舞台,但通过这一切的超现实经历,是母子俩心路历程的和解和释怀的表达。
但影片尴尬的地方就在于,这一切玩得不够超现实,也不接现实,反而变成了不符合逻辑,这就难免不讨喜了,说好一个完整顺畅动人的故事,比什么隐喻借喻更重要。
再来是徐峥人物内心的转变,主线是面对亲情,副线是面对婚姻,实则一切转变都是面对自己的内心。
虽然大道理都能看出来,事件驱动人物转变,但前面说了,前半段的事件没有起到积累作用,这就导致后半段突然一两个事件就让徐峥顿悟,转折生硬突兀,这难免也造成不自然。
当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部贺岁商业娱乐片,为何如此步步紧逼深入分析,但我想说的是,我可没有拿《囧妈》和那些个获奖大片去比较,上述所阐述的分析,《人在囧途》和《泰囧》就做得相当出色。即使大家都是娱乐商业片。
总而言之,《囧妈》这次戏外的操作让人印象深刻,戏里的品质有待提高和突破,2020年了,虽不能说中国电影突飞猛进,但总不能比7年前的《泰囧》还要倒退吧,要不山争哥哥之后就抛弃囧系列吧,认真做一部自己想要的作品。
好,《囧妈》今天就先聊到这。
2020年的春节,应该是我体验过最无力和冷清的春节了,希望疫情早些结束,大家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中去,在此也向所有的医护和相关工作人员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在电影《囧妈》上映前,不少人便知晓有一趟从北京开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但由于购票方式的特殊和办理签证的繁琐,这趟列车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旧十分神秘。如今《囧妈》的“免费观看”,使这趟列车瞬间成为这个春节档曝光率最高的网红火车,无数观众的好奇心也随之燃起。但仅仅依靠一部电影,还不足以褪去这趟列车的神秘面纱。而电影中亦有一些有趣的细节,需要观众去挖掘。比如和徐峥“一丘之貉”的俄罗斯美女娜塔莎,你知道她从哪个车站上的车,又从哪个车站下的车吗?
别急,这不是一篇剖析细节的文章,答案很快就会告诉你。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结合电影,从它的真正主角——K3次国际列车说起好了。
K3/4次列车,是一趟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和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有点废话的感觉)。
多年以前,穷游网出过一款K3次列车为主题的绿色T恤。“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火车方向牌(水牌),印在最显眼的地方。别小看中间那个“乌兰巴托”,它成为K3次列车和另一趟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19次列车之间的最重要区别。简单说,两趟列车都从北京出发,终点站都是莫斯科,但K3次列车会途经蒙古,而K19次列车不会。
看看这张图,便一目了然。
K3次列车从北京发出后,先是沿着丰沙铁路、京张铁路和京包铁路,抵达集宁南站,再从集宁南站一路北上,驶入蒙古纵贯线。
在二连浩特站,列车将要“换鞋”。列车必须换上一对全新的转向架,以适应俄罗斯铁路的1520mm轨距。同时,二连站的中国边检人员将会上车,检查全车乘客的护照。乘客可以选择下车前往二连站国际候车室休息,也可以选择待在车上,观看火车“换鞋”。
换好鞋后的K3次列车,将跨越边境,抵达蒙古国境内。在扎门乌德站,蒙古边检人员会上车,检查护照签证和行李。如果你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它的上面必须有蒙古国“索永布”图案的签证或过境签,否则将会被遣返。
然后列车行驶在苍茫的蒙古大草原上,直到乌兰巴托站,也就是电影中徐峥接电话的地方。
列车继续北上,在俄蒙边境的苏赫巴托尔站,蒙古边检将会上车检查护照。之后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但纳乌什基站的俄罗斯边检人员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会牵着猎犬走进车厢,检查每个乘客的护照上是否有俄罗斯签证,以及行李中是否有不该带的东西,千万别想不开。
离开纳乌什基后,列车很快便会抵达乌兰乌德。从这一刻起,K3次列车才算真正驶入了一条伟大的铁路线——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想想。
这意味着如果你乘K3次列车前往俄罗斯,将不能完整的体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程。尽管从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这段铁路旅程长达7819公里,但和9288公里全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比,仍旧少了1400公里呢!
同理,从北京经中东铁路从满洲里出境的K19次列车,亦不能完整地走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关于这趟列车,此处不多赘述。
再结合之前那张图,只有从由右下角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经乌苏里铁路到哈巴罗夫斯克,再沿着外兴安岭绕过中国“鸡头”,这才和K3抵达乌兰乌德后之后的路程,组成西伯利亚铁路的真正全长。
关于西伯利亚铁路,此处简单一提,之后内容将跟随K3次列车一起说。
西伯利亚铁路,一般又称“跨西伯利亚铁路”或“西伯利亚大铁路”,它连接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公里,是这颗星球最长的一条铁路。
笔者曾于2016年夏天,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踏上开往莫斯科方向的001次列车,并换乘多趟列车,以分段的方式走完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还写了一本书哈哈。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为“海参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参崴成为中国“旧地”。沙俄得到海参崴后,相当于拥有了一座太平洋畔的天然良港。俄国人对海的渴望,那可是司马昭之心。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没有海参崴,就没有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也没有著名的“太平洋舰队”了。
扯远了,继续回到K3次列车上。电影用一组快速剪接镜头,交代了列车经过贝加尔湖的过程。这里告诉你一个小tips,如果你想在K3次列车上观赏“贝加尔湖”,最好选择夏秋季节。尤其夏季,拜K3次列车可以开窗所赐,感受一下和贝加尔圣海零距离的美妙吧。为什么选择夏季呢?因为在目前的列车时刻表上,K3经过贝加尔湖的时间在早上5点~9点这个区间,冬天的话就只有黑漆漆一片了。
而徐峥化身为“套娃”的这座车站,电影中未给予明确指出。但从这张流动的线路图判断,非新西伯利亚莫属了。
新西伯利亚市,类似于中国的郑州,是一座彻头彻尾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西伯利亚铁路修建之前,它只是个几十户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城市。强烈建议到此一游。
那么之前的问题,娜塔莎是从哪个车站上车的,也有了答案。
相对稍微有些离谱的“艳遇”,徐峥妈妈怀疑她是个小偷的剧情,反而更让我情不自禁地拍了下大腿。天下妈妈都是这般如出一辙吗?我的妈妈也曾怀疑过阿姨偷过她的丝巾,直到她从哪个旮旯里找到为止。
那么娜塔莎下车的车站,又是哪里呢?从徐峥在“火车上”一夜冻成狗熊,并被秋明站拯救的经历判断,她很可能是在秋明前面的鄂木斯克站下车的。
鄂木斯克也是一座大城市。提到这里,历史迷应该一下子会想起高尔察克吧?此处不多表。
列车离开秋明后,徐峥和妈妈终于将所有的积怨上升至鼎点。他们大吵一架后,伤心的妈妈跳了车。这座城市便是距离莫斯科近在咫尺的,有“金环小镇”美誉的弗拉基米尔了。
从此伊始,火车元素便从电影中消失了,那就以一些关于K3次列车的小tips,来作为结尾吧。
1.K3次列车是可以开窗的
K3次列车使用了德国阿门多夫车辆厂生产的18型、19型客车。车厢内没有安装空调,冬天全靠烧煤来供暖。因此,这是一趟不折不扣的传统“绿皮火车”。目前中国铁路有许多刷成绿色的“伪绿皮火车”,这些车厢均安装空调,车窗不能开启,并不属于传统“绿皮火车”,需要格外注意观察。
2.K3次的列车员都是中国人
《囧妈》里贾冰饰演的中国列车员,承担了全片不少笑点。这是K3次列车最有人情味的一点,因为负责客运任务的为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所有列车员均为国人。如果你在这趟列车上遇到任何需要帮助的事情,尽可以去求助这些热心的工作人员。K3列车员的热情好客,有口皆碑。相比之下,K19次列车的列车员,可都是腰圆膀粗的俄国大妈了……
3.关于铺位
K3次列车不设硬座车厢,全车只有四人卧(硬卧)和二人卧(高级软卧)可以选择。徐峥的包厢便是能住四人的硬卧,沈腾和黄渤的则是高级软卧。
4.关于火车细节的考证
应该说完成的不错,没有硬伤。列车出北京站时的火车头为和谐3C型电力机车,过了集宁南变成东风4D型内燃机车,这些都还原的挺好。
5.徐峥妈妈提到的列车大劫案
即为1993年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很不幸,正是发生在这趟K3次列车上。是数起中国抢匪针对“倒爷”(去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抢劫事件,后被中国公安专案组逐步侦破。关于这个案件,有很多详细的报道,光影视作品就有两部:1995年香港人拍的《中俄列车大劫案》,以及2018年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
6.如何购票车票
①中国境内车站,可直接登录12306购买
②蒙古和俄罗斯车站,车票均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代理,可前往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一层大厅左侧通道里购买。
③订票时无需护照,取票时需要提供护照号。订票和取票(付款)均可委托他人办理。
④请确定出发前护照上同时具有俄罗斯签证和蒙古国签证(或过境签)。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Copyright © www.ys5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3影视